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套餐 > 普华永道:2025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并购 —聚势谋新,蓄力破局向高质量进展 正文

普华永道:2025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并购 —聚势谋新,蓄力破局向高质量进展

时间:2025-10-19 11:21:04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套餐

核心提示

2025 年上半年,我国汽车产业在 “以旧换新” 财政补贴方针刺激与固态电池、智能驾驶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,并购行当呈现 “数量降温、资本聚焦” 的鲜明

2025 年上半年,我国汽车产业在 “以旧换新” 财政补贴方针刺激与固态电池、智能驾驶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,并购行当呈现 “数量降温、资本聚焦” 的鲜明特征。据普华永道《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并购行动回顾及动向展望》汇报表明,上半年产业并购规模达 946.76 亿元,完成 201 宗买卖 —— 买卖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21%,金额却显著上升,资本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与成熟标的集中,为产业突破进展瓶颈积蓄动能。

普华永道我国汽车产业主管合伙人金军指出,我国车企全球化已进入深化关键期,需告别单一产品输出形式,转向研发制造、本地化业务与金融基建的全价值链构建。“在重点行当推进本土化时,可探索技术授权、合资渠道等轻资产协作,与此同时针对海外租赁业务占比高的特点优化 B 端产品与业务逻辑。” 他尤其着重,与国际金融机构协作健全信贷保险配套,将径直作用品牌价值提升空间,助力公司达成从 “产品出海” 到 “品牌出海” 的深度转型。

汇报指出,从买卖结构看,产业 “提质增效” 动向显著。买卖量级上,上半年延续大中型买卖主导格局,呈现 2 笔合计 316.49 亿元的巨型买卖(100 亿元及以上),小型买卖(1 亿元以下)规模收缩。行当整体稳中向好,资金聚焦资产整合,平均买卖额达 4.5 亿元,较去年同期攀升近 90%。买卖轮次分布更凸显成熟化导向:B 轮及以前早期买卖数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42% 回落至 35%,战略投入或收采购卖规模占比则高达 79%,资本危机偏好趋谨慎,投入策略从 “增量扩张” 转向 “存量筛选”。

汇报表明,投入人与地区分布进一步反馈产业协同需求。境内投入者主导的本地买卖占总规模 91%,其中战略投入者买卖金额同比激增 283%,彰显产业资产整合与产业协同的激烈诉求;海外并购受 “一带一路” 方针与全球资产布局驱动,规模同比增加 109%,与此同时外资因我国健全的产业链配套加速入场,构成 “双向赋能” 生态。地区层面,江苏、广东、上海三大汽车产业高地并购需求集中释放,买卖数量均超 20 宗,江苏以 44 宗居首,国投革新等机构对徐工汽车的 64.4 亿元注资变成当地标志性案例。

细分赛道呈现差异化进展态势。汽车零部件领域虽买卖数量同比下滑,但剔除超百亿巨型买卖后,买卖额仍强劲回升,智能化、电动化、网联化驱动头部公司经过并购优化资产,方针鼓励的 “数字化 + 绿色化” 升级与产业链集群,正协助公司构筑长期角逐壁垒。整车制造领域整体买卖规模回落,但新能源商用车逆势突围:“路权优先 + 专项补贴 + 碳排放考核” 方针、电池与智能技术突破、行当对金融性的认可,促进其买卖加速,应用场景从城市配送拓宽至干线物流、冷链运输等,新能源重卡、智能商用车成新增加点。汽车后行当整体热度未升,但细分亮点突出:海尔以 130 亿元收购汽车之家,促进汽车买卖业务金额跳升;电池回收及运用赛道受 “双碳” 方针催化,达成金额、数量双增加,首批动力电池集中退役更打开规模化空间。

汇报指出,上半年产业进展还聚焦三大核心方向:全球化布局深化,零部件公司跨境整合缓解芯片短缺、补全软件生态,宁德时代墨西哥建厂配套特斯拉、延伸德国技术团队,保证供应链稳定;“出海” 进入 2.0 时代,中南美、中东等新兴行当贡献 62% 增量,欧洲经过本地化达成逆势增加,车企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、标准输出;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健全,“法律约束 + 溯源管控” 全链条方针促进产业从 “无序” 到 “标准”,多地加快工程建设,产业链协作增强。

整体而言,2025 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并购行当在结构调节中聚势谋新,资本聚焦高价值领域与长期角逐力,全球化、新能源化与循环金融变成破局关键,为产业高质量进展注入强劲动力。